四口圳社区通过墙绘美化街景。(通讯员 夏海滨 摄)
经过整治提升,梧侣社区整洁一新。(梧侣社区 供图)
厦门网讯 (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余雪燕)停车难、环境差、乱搭盖——这是不少人对城中村的印象。如今,到城中村数量众多的同安区走一走,你会发现美好的变化正在发生。
为了进一步提升城中村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,同安区坚持党建引领,贯彻落实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要求,围绕打造宜居社区、宜业社区、智慧社区、和谐社区,坚持“共谋、共建、共防、共治、共享”,按照“一年试点、两年攻坚、三年全覆盖”的时序全力推动40个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,美林街道四口圳社区、新美街道梧侣社区就是当中的“先锋军”。
激活本土力量 构建人人共建大格局
“这里变化太大了,人好走了,车也好开了!”在四口圳社区的商业街,经营一家化妆品商店的林老板如是说。
沿街店家清退了占用的街面物品和设施,拆除了搭建已久的雨篷,原本只容得下一辆轿车通行的路面,经过整改,如今的宽度达到6米。
事实上,如何清退被侵占的集体土地,一直是城中村整治提升的重点难点。“把道理讲透彻了,大家就会很配合。”四口圳社区党委书记吕跃清表示,通过积极动员,在清退占用公共土地过程中,居民自主拆除率达到95%。
据了解,四口圳社区的本地居民有1800余人,外来人口近18000人,且社区地处同安工业集中区腹地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共计11家。
为了激活激发本地社会力量,四口圳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先后组建党员先锋队、巾帼志愿队、青年突击队、群防群治巡逻队等4支队伍共94人,在党员带动下,四口圳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强化,老人协会、房东协会、社区内企业、学校等多方参与共建。
此外,四口圳社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以及现有土地资源,积极争取来了同安区第一宗农村集体发展用地项目,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后,预计每年将为村财增加近千万元的收入。吕跃清表示,在提升改造基础设施的同时,不断推进城中村产业项目升级提质,将进一步优化人居体验、营商环境,持续发动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引擎。据悉,同安区6个试点城中村在完成产业项目升级后,村集体收入预计每年可增收5570万元。
引入外部资本 助推社会治理再升级
汽车保有量5000多辆,停车位却不足500个——这是梧侣社区启动城中村整治提升工作前面临的窘境。去年来,该社区通过收回、利用被侵占集体土地和空杂地,新建多个停车场,将停车位增至2000余个,大大缓解了停车难问题。
“停车位比以前好找了,以后还能边停边充电。”在同安工业集中区上班的季先生,已在梧侣社区生活多年,亲眼见证了社区的不断变好。眼下,梧侣社区通过引进社会资本,计划与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充电桩30个,投用后,不但能大大解决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,预计每年还能有20万元收益。
此外,梧侣社区选取了10个点位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,“这样一来,‘飞线充电’的问题解决了,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更加有保证。”梧侣社区党委书记柯永在表示,城中村的现代化治理,不能仅靠大家的埋头苦干,而要善于运用社会资本,实现企业发展与居民需求的双赢,“城中村的提升,不仅仅是体现在硬件设施上,最终要落到社会治理能力上。”
作为户籍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比例达到1:10的城中村,如何实现有效治理?如今,梧侣社区划有24个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,落实包保制度和网格长责任书。更具特色的是,社区还采取物业管理模式,成立了村办物业公司,负责城中村试点资金的收支管理,依据规范要求对停车费、物业费进行收取和管理,每月将收入和支出详细地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,接受居民监督,形成透明、安心、高效的管理格局。